电影《假如,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》讲述了一对残障姐弟偶然救助了一个弃婴的动人故事,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爱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家。正如电影出品人、总制片人张苗先生在谈及影片创作初衷时说道:“作为电影人,我认为电影有一种责任,叫看见。中国有8500万残障人群,他们就在你我的身边。”而我在观看这部影片后,也深深被其中的情节感动。
女主角福佳艺是一个没有双臂的女性,从她的身上使人看到她的积极向上。虽然没有双臂,却仍有着普通人一样的工作,甚至基本的生活,打麻将是样样都可以。如果说真有什么缺失的,可能是长期缺爱导致内心对爱的敏感。
某一天,她在垃圾桶里捡到了一个小宝宝,起名为福丢丢。这个宝宝与她有着类似的经历——从小被丢弃。本不想管这事的她实在不忍宝宝在垃圾桶,就将她带回了家;也曾想报警将她带走,可拨打了110以后又不愿意了。当警察找上门的时候,甚至还故意隐藏了。于是,她悄悄地做起了福丢丢的妈妈,两人在相处中,不知不觉地真成了母女。
直到被人举报,说她拐卖孩子,这件事才真正浮现在大家的面前。按照有关规定,她是不能领养孩子的,福利院的院长更是反对,不是有什么私人恩怨,而是为了孩子考虑。在他们的眼中,福佳艺不具备领养的条件,她连自己都无法照顾。
福佳艺并没有放弃,她在努力。身份证、户口本、学历证明、工作证明、无犯罪记录证明,她一一去办,从无到有,就是为了符合领养孩子的条件。对她来说,这个孩子已经是她最亲的人。连弟弟福满多都劝她:“姐,要不然,我们不养了。”她问他是孩子的谁,弟弟说:“是小舅舅。”她对弟弟说:“你不配。”
这是一个和他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弟弟,两人可以说是相依为命,怎么也会比和这个孩子的感情深得多,但她却说了这句很伤人的话。
对于福佳艺来说,她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爱福丢丢的人,不仅福丢丢离不开她,她也离不开福丢丢。哪怕她看到另一个领养家庭,不论是从家庭人员、健康程度,又或是经济都比自己好太多的时候,她都没有退缩和逃避。可直到院长再次和她谈话:“爱的标准是啥子?情感因素很重要,一个健全的家庭会给娃儿更好的生活,这个更重要。”本来一开始她并不认可,可后来她想了很多。
到了家,她见到黑洞洞的家,就连换一个灯泡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。她终于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。第二天她对大家说:“母爱,是放弃一切,包括母亲这个身份!我不是不爱她了,我是希望娃儿能够有一个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、完整的家。”
因为爱,她不是选择继续拥有,而是放弃。只有这样,才会给这个年幼的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未来。其实,对她来说,这是巨大的心理付出。但她还是做到了,因为她爱福丢丢。
原来,爱不仅是拥有,更是付出。
我们的主耶稣不也是如此吗?因为爱,他道成肉身;因为爱,他舍弃自己;因为爱,他取了奴仆的形象;因为爱,他甘愿被钉十字架。
对耶稣来说,正因为爱才会救赎。可他救赎的方式是不同的,将自己摆上,当作活祭,只一次献祭,就成就了这最美的事。每个人都可以说出爱这个字,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行出爱。不仅如此,耶稣爱可爱的人,也爱那些不可爱的人。
如果爱仅仅是爱那些可爱的人,这也不稀奇。毕竟女主角也爱了自己的孩子,我们也爱自己的孩子。可耶稣的爱不仅是爱那些看起来不错的人,任何不可爱的包括那些将他钉在十字架的人,也依旧爱他们。所以他向天父代求:“父啊,赦免他们,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。”
还记得那些祭司长、文士和百姓吗?他们高喊:“钉他十字架。”他们宁愿释放十恶不赦的大罪人巴拉巴,也不要耶稣,他们悖逆到了这样的程度,可主依旧用自己的宝血来赦免他们的罪。那些兵丁虽然讥讽耶稣、羞辱耶稣,但主也用宝血涂抹他们的罪孽。这也是主的付出,更是主的爱!
原来,主耶稣早已用他的舍己向我们定义了何为“爱”。正如书中所记:“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;爱是不嫉妒,爱是不自夸,不张狂,不作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处,不轻易发怒,不计算人的恶,不喜欢不义,只喜欢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爱是永不止息。”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